對於閱聽人而言,則是不能觸及到更符合自己的內容,甚至窄化了視聽範疇。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長期面臨批評,被指是人權侵害大國聯手庇護彼此免於審查的存在。《德國之聲》指出,一份最高決策機構,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在2月洩漏的檔案揭示越南國家安全方針,包括防止公民社會影響國家政策和建立反對團體。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越南在2014年展開第一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三年任期。Vietnams bid for reelection to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sparks disbelief and anger among international rights groups. https://t.co/VbFjy2dpUw — Radio Free Asia (@RadioFreeAsia) February 28, 2024 越南刑法117條前身為刑法88條,修法後於2018年1月生效,禁止「製作、儲存、散播、宣傳具有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容的資訊和產品」,連同刑法331條「濫用民主自由危害國家利益罪」,是當局近年常用於打壓異議人士的罪名。與兩個世界強權的關係提升,讓越南在國家治理上更有信心。「蒙塔尼亞」一詞源於法文,指越南中部高地的少數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新教,並在越戰期間支持美國。其中超過20人面臨長刑期,大多被指控違反刑法第117和331條,而今年也已累積多起指控
即便人權團體指控其侵害新聞和網路言論自由的紀錄,越南2022年再度勝選。根據《路透社》報導,越南內部安全局週三公告,將在美國運作的「蒙塔尼亞互助會北加州總部(North Carolina-headquartered Montagnard Support Group Inc)」和「蒙塔尼亞起義(Montagnard Stand for Justice)」列為恐怖組織。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四(3月7日)在全國人大期間召開一年一度的記者會。
《環球時報》在一篇社評中稱,布林肯的言論「所暴露出來的弱肉強食世界觀,透著森森的冷酷和寒意」。!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美國如果執意壟斷價值鏈高端,只讓中國停留在低端……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必將害了自己。此次記者會是王毅去年7月重掌外交部以來參加的首場外長記者會。
回應布林肯「餐桌菜單論」 Photo Credit: Reuters / BBC News 王毅的此番言論顯然針對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不久前的一個比喻。這是王毅去年重掌外交部以來再次出席記者會。
當烏克蘭和加薩的兩場戰爭已讓拜登政府有些筋疲力盡,並被越來越多的南方國家指責其對以色列的支持展現了「雙重標凖」時,北京看到了競爭全球南方領導地位的機會。去年3月,走馬上任外長職務不久的秦剛首次亮相外長記者會,但在四個月後突然被免去了外交部長職務。今年2月,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說道,「在當前的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這個餐桌上,你就會在菜單上」。王毅稱,有歐盟政策文件給中國同時貼上「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三種標籤,但這種三重定位「不符合事實,也不可行,反而給中歐關係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和阻礙」。
會議結束時,有記者大喊「您能相信美國外交官嗎」,他笑了笑,沒有回應。」 王毅的此番言論顯然針對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不久前的一個比喻。「就好比汽車開到十字路口,紅燈、黃燈、綠燈三種信號燈同時亮起,這車還怎麼開?」他比喻道。在回答另一個與世界多極化有關的問題時,王毅稱,「不能再允許個別或少數大國壟斷國際事務,不能再允許以所謂實力地位把國家分成三六九等」。
王毅再次警告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稱縱容「台獨」的國家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週四的記者會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王毅一共回答了21位記者的提問,其中九位是中國官媒記者,但只有兩位歐美媒體記者有機會提問。
中國曾很少給予其他國家持普通護照的旅客免簽待遇,但從去年11月起已宣布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試行15天免簽政策。去年此時,看起來頗為意氣風發的新任外長秦剛召開了他任內的第一場記者會,甚至當場拿出一本紅色封面的《憲法》朗讀。
「大國關係新範式」 在記者會上,王毅將第一個提問機會給予了俄羅斯媒體。儘管布林肯的此番言論似乎是在強調參與當前國際秩序與進行多邊接觸的重要性,但中國官媒指責他想傳達的是「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的警告。在回答《彭博社》記者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時,王毅表示中美關係的改善「確實取得一些進展」,但他隨後指責華盛頓並未「真正兌現」對北京的承諾。他措辭強硬地抨擊美國對中國的「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在記者會上,王毅宣布中國將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試行免簽政策。但記者們在今年的「兩會」一開始便被告知了一個令人頗為意外的消息——今年和未來幾年都不再會舉行總理記者會。
他吹捧中俄兩國打造了一種「大國關係新範式」,稱其「完全不同於冷戰舊時代」。他稱,中歐「並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也沒有地緣戰略矛盾」,呼籲建立「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的關係。
一些國際媒體的同行們對BBC記者說,他們早上五點就抵達了會場,希望佔據一個好的位置。王毅回答的問題涉及中俄關係、中美關係、中歐關係、加薩戰爭和台灣局勢等。
與此同時,王毅也在回答西班牙《埃菲社》(EFE)記者有關中歐關係的提問時,強調中國和歐盟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性。或許是因為總理記者會被取消,今年的外長會則格外火爆。
觀察:「全球南方」的「老大哥」 在每年中國的「兩會」召開期間,有兩場記者會備受外界的關注,一場是在會議議程過半時舉行的外長記者會,一場則是在人大閉幕後由總理親自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王毅還指責美國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他稱, 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了中國千家萬戶,而中國汽車行駛在俄羅斯大街小巷。他的前任——被視為是中國外交實際拍板者的王毅——重新兼任外交部長。
在今年的記者會上,王毅延續了他強硬派的風格,但總體表達中規中矩,並無太多創新。王毅表示,北京和莫斯科將「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堅持永久睦鄰友好,深化全面戰略協作」。
往年都會給予提問機會的日本媒體則直接被忽略去年3月,走馬上任外長職務不久的秦剛首次亮相外長記者會,但在四個月後突然被免去了外交部長職務。
儘管布林肯的此番言論似乎是在強調參與當前國際秩序與進行多邊接觸的重要性,但中國官媒指責他想傳達的是「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的警告。王毅再次警告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稱縱容「台獨」的國家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
他說:「不能再允許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允許有的國家必須在餐桌上、有的國家只能在菜單裡。《環球時報》在一篇社評中稱,布林肯的言論「所暴露出來的弱肉強食世界觀,透著森森的冷酷和寒意」。他稱,中歐「並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也沒有地緣戰略矛盾」,呼籲建立「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的關係。在回答《彭博社》記者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時,王毅表示中美關係的改善「確實取得一些進展」,但他隨後指責華盛頓並未「真正兌現」對北京的承諾。
觀察:「全球南方」的「老大哥」 在每年中國的「兩會」召開期間,有兩場記者會備受外界的關注,一場是在會議議程過半時舉行的外長記者會,一場則是在人大閉幕後由總理親自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他吹捧中俄兩國打造了一種「大國關係新範式」,稱其「完全不同於冷戰舊時代」。
往年都會給予提問機會的日本媒體則直接被忽略。與此同時,王毅也在回答西班牙《埃菲社》(EFE)記者有關中歐關係的提問時,強調中國和歐盟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性。
王毅還指責美國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王毅的此番言論顯然針對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不久前的一個比喻。
留言0